3月30日18時許,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,當地迅速組織力量,投入689人實施滅火作業。 3月31日下午,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,受瞬間風力風向突變影響,突遇山火爆燃,致30人失聯。 4月1日晚間,在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滅火中失聯的30名撲火隊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,包括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3名地方撲火人員,輿情量隨后激增,應急管理部官網首次變成黑白色,表示對30位英雄的沉痛哀悼,網友紛紛在網絡上表示悲痛之情,多希望這是愚人節的一場玩笑! “犧牲消防員最后的朋友圈”惹網友淚奔: 在犧牲的27名消防戰士中,從80后到00后,年齡都不大,其中一名隊員的朋友圈被曝光,記錄了作為消防兵奔赴火場以及執行任務時的經歷。該話題在微博類社交媒體閱讀2.9億,從側面讓網友看到消防官兵執行任務時的艱辛,引發不少網友灑熱淚,深受觸動。“致敬所有消防官兵,和平年代最偉大的“逆行者。”、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已。”等網友評論獲得高贊支持,頭條新聞發布的該條博文轉評贊數超35萬+,除了自媒體博主的轉發,還有不少明星如@徐開騁 、@不啊可能是鄭柏旭 的傳播,緬懷英烈,致敬英雄。 (來源:頭條新聞) 四川、廣東、北京熱度排名前三: 從網民對事件關注的地域熱度來看,事故發生地四川地區以絕對熱度排名第一位,除了對30名消防戰士的哀悼,也有對當地火災情形的討論。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,如果不及時進行撲滅,火勢很容易蔓延至周邊林區,受到網友的高度關注。廣東、北京熱度排名第二、第三位。 網民轉帖為主,負面情緒明顯: 通過系統對事件進行輿情分析,四川涼山森林火災消息通過央視新聞等官方權威發布,網民言論通過轉帖表達悲痛之情,占比達到72.7%,博文下直接評論占比為23.9%。 對待這一重大災害事件,網民負面情緒明顯,占比達到68.7%。這樣的新聞看到就令人十分難過,30位戰士殉職背后更是30個家庭的悲痛,網友對火光中的逆行者紛紛表示心疼和哀悼。同時也有網友指出希望有關部門能照顧好逝者家屬,讓英雄一路走好!目前,因撲火而犧牲的30名英雄已經申評烈士,上萬市民自發為英雄悼念。 沉痛消息全網擴散 微博近2億人次關注 4月1日當晚,“涼山森林火災致30名撲火人員犧牲”的消息在全網傳播擴散,根據新浪輿情通統計,截至2日10時全網相關信息量已達到33.5萬條。微博話題#四川30名失聯撲火隊員遺體找到#,閱讀量為1.4億次,討論為5.8萬條。4月2日,#犧牲消防員最后的朋友圈#讓人為之淚目,網友感懷消防員為守護平安作出的犧牲,紛紛向英雄們致敬,截至當日10時該話題閱讀量達到3398.1萬,討論數為1.7萬條。 4月1日晚,@人民日報 、@央視新聞 等主流媒體發布相關報道,使這一消息很快引發全網輿論的高度關注,當晚19時信息量即達到2.1萬條。此后,多位明星及微博大V發文表示哀悼,進一步推動這一消息在網絡傳播、擴散,2日0時信息量達到2.4萬條。4月2日凌晨,西昌當地群眾迎接英雄歸來,相關消息繼續引發輿論關注,當日8時信息量已達到4.6萬條。 成龍、姚晨等發文哀悼 悲痛情緒蔓延 這一沉痛消息發布后,多位知名演員、主持人紛紛表示哀悼,其中@成龍 在微博發文稱“痛悼英雄!”;@黃曉明 在微博為撲火烈士點蠟燭默哀,稱“烈火中的勇士,一路走好!”;@姚晨 也微博發文稱“太痛心了!英雄們,一路走好……”;舒淇隨后轉發微博致哀。此外,杜江表示:"消防員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職業。消防員是在戰斗中永不能后退的斗士!穆哀!我的消防弟兄,向你們致敬";何晟銘轉發微博為罹難者默哀,婁藝瀟轉發微博并配文稱“多希望只是愚人節的假新聞啊,英雄安息。各位消防員,軍人,警察同志們,不希望你們成為新聞里的烈士,只祈禱每一次行動都能平安歸來”。 “英雄”、“一路走好”、“痛心”等詞成為“涼山森林火災致30名撲火人員犧牲”的網絡傳播關鍵詞,可見輿論對犧牲英雄的敬意和悲痛之情。 從微博網友轉發、評論相關信息最常使用的表情來看,悲傷情緒最為顯著,如“蠟燭”、“淚”、“心碎”、“悲傷”等表情均說明網友的哀悼之情。 輿論呼吁給消防員多些安全保障 四川涼山森林火災造成撲火人員大量傷亡,令人感到悲傷。這也印證了那句話——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”。在悲痛之余,輿論場亦有反思之聲。新京報評論《哀悼撲火人員,讓應急救援更受尊敬》稱,“當應急救援人員再次出現大量傷亡,對于這個職業的風險和奉獻,全社會都應有更充分的認識,并對這個群體抱以更多的尊重與理解。期待應急救援體制改革和職業化探索,能夠讓和平時期那些為公共安全‘負重’的‘最可愛的人’,獲得更多的安全庇護”。投資專家@占豪 發文稱“看到這樣的消息,心都是抽抽的,30個家庭瞬間崩潰。建議在兩方面做改進,一個是我們要給森林防火部門配備更加先進的裝備,譬如無人機、精確的定位裝置、火情分析系統等;二是我們應該考慮調整森林防火救火的一些機制,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策略需要更科學一些”。